首页 > 都市小说 > 金句制造机,我一手打造最强电台 > 第181章 上帝会知道

第181章 上帝会知道(1/2)

目录

当苏抱着琼西,说出故事里的最后一段话时,所有听众都沉默了下来。

脑海里满是老贝尔门的形象在闪烁。

那是一位妥妥的“配角”,在故事进展到后半段才登场,并且对他的着墨寥寥无几。

他是一个其貌不扬甚至是丑陋到让人容易心生畏惧的人——

“像半人半兽的森林之神的头颅”、“小鬼似的身躯”;

他是一个忙活了一辈子,在事业上也没有取得成就的人——

“挥舞了四十年的画笔,还远没有摸着艺术女神的衣裙”、“给穷得雇不起职业模特儿的年轻画家们当模特儿”;

他是一个喜欢说大话,只有心气却不会付诸实际行动的人——

他老是说要“画他的那幅杰作”,而又使“一幅空白的画布绷在一个画架上”,“已经二十五年了,可是连一根线条还没等着”;

他还是一个任性且脾气暴躁之人——

“喝酒毫无节制”、“火气十足”、“瞧不起别人的温情”、“十分轻蔑地嗤笑”别人;

但就是这么一个各种意义上都称得上是“失败”之人,在人生的最后阶段,却做出了一件堪称“伟大”的事情。

他在风雪交加的夜晚,不顾身体的虚弱,跑到屋外去,在墙上忙活了一个通宵,画上了人生的最后一幅画——

一片叶子!

没人知道他当时具体是怎么行动的,在他人生的最后一件事迹上,作者也为此留下了巨大的空白,只有从事后留在屋内的一些物品痕迹,能推断出他那天夜里付出了多大的努力。

正如他失败的人生一样,也许他一开始并不是这样的,他也有过梦想,他也曾经挣扎,和命运进行过激烈的抗争。

但最终他的人生还是以“失败”告终,他的画作依然无人欣赏,就连这墙上的最后一片长春藤叶子,也注定不会持久,甚至可能只有苏和琼西两个不知名的年轻画家,知晓它的意义。

从某种程度上说,老贝尔门的一生,都是活在失败的泥沼之中,至死都没等爬出那个充满泥泞的大坑。

但他的人生真的是没有意义的吗?

在第二天,论坛上有一名深夜宇宙的粉丝,写了一篇关于贝尔门的同人文,发表在了网上,引起了巨大反响。

那是贝尔门因肺炎去世后,在去见上帝的过程中,发生的一件小插曲。

【在通往天堂的道路上,一个身材矮小,相貌丑陋,手里拿着画板和画笔的老头,突然驻足,细细聆听来自地上的声音。

“这片叶子才是贝尔门毕生的杰作!”

听到熟悉的声音说出如此崇高的评价,老头脸上绽放出了快乐的笑容。

听,苏那个诚实的小姑娘夸赞我了!

“谁知道呢?不过是一面破败的墙壁,没有人会前去欣赏,更没有人会帮你保存,不消半年,那片画上去的叶子也终会凋零,再也没有存在过的痕迹!”

一个嘲讽的声音在前方响起。

贝尔门抬眼望去,那是一个自己曾经的“死对头”,同样一事无成,却喜欢和更失败者进行对比,从中获得虚无的骄傲。

贝尔门看着曾经的对头,突然没了以前和对方当街怒骂的暴脾气,只是拎起自己的画笔和画板,抬脚往天上的台阶走去。

世人根本就不懂我贝尔门的画作,只有那两个小姑娘懂得欣赏。

所以我把最好的画作,呈现在了她们的面前,如此就足够了。

至于墙上的画作能不能被更多的人欣赏,还是会在日复一日的风吹雨打中被逐渐磨去存在过的痕迹?

谁在乎呢!

我为我自己的画作而感到骄傲!

身后死对头似乎是被贝尔门无视自己的态度所激怒,他怨毒地盯着贝尔门瘦削的背影,用尖锐的嗓音高声喊道:

“没有人会知道!贝尔门,你平生最引以为傲的一幅画作,除了那两个一点名气都没有的年轻女画家,没有第三个人会知道,更没人会去欣赏!”

老贝尔门忽然停住了攀登的脚步。

死对头见状,以为自己成功激怒了贝尔门,摧毁了他的自尊心,不由得露出阴毒的笑容。

却不曾想,贝尔门只是平静地转过身来,嘴角露出一道释然的笑容,说道:

“上帝会知道的。”

然后就转过身去,越行越远,直到消失在了最高处光圈之内,留下他驻足在原地的死对头,满眼嫉恨!】

…………

杜夕月伸手,摸了个空,转头一看,却发现自己一包纸巾早已耗尽,床边的垃圾桶内,白色的纸团堆积如山。

她又好气又好笑地摇摇头,微微扯了扯嘴巴。

说好的认错呢?

说好的不讲悲剧呢?

说好的粉丝的命也是命呢?

怎么就还是让人哭得稀里哗啦的,根本停不下来?

她算是发现了,这个叫“欧·亨利”的作者,特别喜欢描写小人物的喜怒哀乐,

身处艰难困苦环境中的小人物,在生活的重压下,仍能对他人表现出真诚的友爱,做出难能可贵的牺牲,在最后,以人性的光辉,以精神的光芒,奏响属于生命的赞歌!

《麦琪的礼物》里的德拉和吉姆如此,《最后一片叶子》里的老贝尔门如此,患难与共的苏和琼西也是如此。

德拉和吉姆的爱情、琼西和苏的友谊、贝尔曼的牺牲精神,这些在苦难中浇灌出来的人性之花,无一不在提醒人们尽管生活如此艰辛,却有一种力量在支持着人们不断向前,去改变现状并追求美好的明天,那就是人性的真、善、美。

他仿佛在提醒着人们,在短暂的人生路上,你要该如何去面对?

也许是自己同样饱受病魔的折磨,因此杜夕月对这种精神上的力量,尤为感悟深刻。

也“倍受其害”!

太作弊了,明明是一个美好的故事,却为什么会让人感觉到深沉的悲伤呢?

明明是带给人积极向上力量的文章,却又为何会让人内心复杂难言呢?

明明主角最后都得到了美好的结局,却偏偏因为配角的牺牲,让人始终心情沉重呢?

这些疑问,不仅是杜夕月心里有,在其他深夜宇宙粉丝们的心里,同样深深存在。

特别是那些本来是来看乐子,想要看顾知书滑跪姿势的好事之徒,在付出了眼泪为代价后,内心陡然生出一股怒火。

不能再这样下去了!

不能再简单地以喜剧或悲剧来对顾知书提要求了。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