首页 > 都市小说 > 大明:寒门辅臣 > 第八十八章 太子信,破后勤之策

第八十八章 太子信,破后勤之策(1/2)

目录

一阵秋风吹过,如镜的池水微皱,映在水中的石桥摇晃起来。两道身影闯了进来,池水如受惊的孩子,不敢动作。

拐杖点着石阶,一位六十余的老者抬脚站在桥上,看着池水风景,两侧叶已泛红的重阳树如两道火焰,蔓延开来。

“昇儿啊,你实在是不应该如此沉不住气。”

老者长发已是黑白,但面色红润,精神矍铄,浑然不似一甲子之人。

四十不惑的郭昇满脸不忿,嘴巴一动,右脸之上如虬的伤疤跟着动了起来:“父亲,新来的知县不懂规矩,若不早点敲打敲打,他定会跑到贺庄调查去。”

郭典抬了抬拐杖,敲了敲石阶:“调查就调查,由着他去,有刘伯钦、赵斗北、陈忠这三人把控县衙,还有一干吏员、衙役做我们的耳目,还怕他翻了天不成?”

郭昇放低身子,扶着郭典:“据刘伯钦等人说,新来的知县有些本事,颇会收拢人心。那周茂原是刘伯钦的狗腿子,现在呢,转投到了顾正臣门下。还有梁斌,被顾正臣逼问有没有贪污,几乎吓掉他的命,跑到陈忠那里诉苦。”

“父亲,咱们再不动动手段,这县衙谁说了算就不好说了。若真由这姓顾的做主,那百姓谁还不敢去县衙递状纸?若是知县知晓了山中之事,强行要查,咱们郭家可就大祸临头。对付这种人,就应该宜早不宜迟,早点送走也好。”

郭典走向石桥,目光中带着几分忧虑:“可你有没有想过,交恶顾正臣,对我们可没好处。”

郭昇冷笑一声:“父亲,区区一个知县而已,他现在已是自身难保,可无法威胁到咱们。”

顾正臣慎重地说:“这件事我也不确定可行不可行,具体还需大都督府找军士试过才有分晓,但有句话我要说在前面。”

“金陵来信,还请通报顾知县顾正臣,让他出来接信!”

周宗有些郁闷。

夜深人静,周宗在后宅休息。

这倒是釜底抽薪的手段,顾正臣再能干,再想做事,也不可能事事亲力亲为,他身边就两个奴才,最多加上一个周茂。

“没问题。”

顾正臣对周宗的到来很是高兴,走出承发房就要牵马,周宗伸手挡开,退后一步,冷冷地盯着县衙门口,左手压在腰刀之上,沉声喝道:“何人在此窥视,滚出来!”

做决策的是皇帝,不是自己,操那份心干嘛。再说了,皇帝伸手要时,你顾正臣也不敢不给……

顾正臣皱眉:“不需要如此惊讶吧?”

顾正臣瞪大眼珠子,惊呼道:“你,你怎么来句容了?”

来人愣住,身影从暗处走了出来。

顾正臣拿起筷子,不着痕迹地说:“你不需要上报,我猜测啊,用不了多久,就会有人知会金陵御史,写文书弹劾我了。”

堵死了他所有的路,顾正臣的棋已无处可下。

“吏房?顾先生,这里的衙役何在,为何不见来接?还有,孙十八是你的仆人吧,为何要住在承发房里,这里的吏员去了何处?”

瘫痪县衙,也就是说所有人都不干活了。

顾正臣安排道。

“县衙许多事都可以停,唯独承发房不可以,若有文书送抵,可立即唤我。”

周宗目光犀利,心细如发。

顾正臣哈哈大笑,毫不介意地说:“这些都是小事,周茂,将马送至马厩,好好看管,走,去后宅叙旧。”

孙十八推开窗口,看着暗处走来的驿使。

顾正臣打开信件,仔细看完,含笑对周宗说:“看来陛下与太子对锻体术的效果颇是满意。”

顾正臣扫视了下房间,这里的空间并不大,较之后世报亭稍大一些,一床,一椅,一凳,还有一个架子,就是全部。

顾正臣明白后勤的重要性,尤其是经过岭北之败后,大明战马损失严重,骑兵更少,想要出关作战追击,必须有弓箭手、长枪兵等步卒协同,而这又变相增加了后勤压力,拖慢了行军速度,也容易错失良机。

顾正臣松了一口气。

“一日不辍。”

“要回去也是明日了,走,入县衙说。”

郭昇赞佩地看着父亲,姜还是老的辣。

虽说让朱标每日跑圈、爬坑不现实,但在东宫一个人做做俯卧撑,找太子妃两个人做做仰卧起坐,还是没问题的……

四个人,支撑不起县衙运转。

顾正臣接过信,揉了揉眉心,朱大郎,你这也太任性了,为了送一封信,连身边的带刀舍人都派了出来,随便找个人不就好了……

驿使传送文书,从来都是送到承发房,哪里有直接喊知县亲自来接的,又不是什么圣旨。

“没什么麻烦事,也就是县丞、主簿、典史昨日病了,嗯,还有六房、三班衙役,昨日也都病倒了……”

孙十八侧身,顾正臣露出了脑袋,眯着眼看向暗处来人。

周宗激动地站了起来。

周宗牵着马,咧嘴笑了笑,从怀中取出一封信:“这次不是公务,是私信。殿下差我亲自走一遭,顺便带走回信。”

本章未完,点击下一页继续阅读。

目录
返回顶部